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二五团巴格托格拉克村,有一位以扶贫为己任的共产党员,他就是访惠聚工作队队长高建军。多年来,高建军扎根基层,带领村民探索出一条以托佩克种猪养殖为核心的产业扶贫新路径,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重要力量。
高建军自担任工作队队长以来,始终将村民的冷暖放在心头。他深知,要实现稳定脱贫,必须发展可持续的产业。经过深入调研,他发现当地气候和资源条件适合发展养殖业,而托佩克种猪因其生长快、抗病强、市场价值高的特点,成为他的首选项目。
推广初期并不顺利。许多村民对新技术、新品种持观望态度,担心投入大、风险高。面对这一难题,高建军没有退缩。他一方面组织村民赴外地参观学习,亲眼见证托佩克种猪的养殖效益;另一方面,积极协调资金和技术支持,为养殖户提供种猪补贴、养殖培训和销售渠道保障。
在高建军的推动下,巴格托格拉克村建起了标准化托佩克种猪养殖基地。他邀请畜牧专家驻村指导,手把手教村民科学喂养、疫病防治。同时,他还帮助村民成立养殖合作社,打通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,确保养殖户收益稳定。短短几年间,该村托佩克种猪存栏量从零增长到近千头,带动数十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。
除了产业扶贫,高建军还注重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。他常说:“扶贫不仅要‘输血’,更要‘造血’。”为此,他鼓励村民参与养殖管理、学习技能,甚至培养了一批本地养殖能手,使扶贫成果得以巩固和延续。
高建军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广泛认可。村民们称赞他是“贴心人”“领路人”,而他只是谦虚地说:“这是一名党员应尽的责任。”如今,巴格托格拉克村面貌焕然一新,贫困户人均收入显著提高,集体经济不断壮大。高建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尽心竭力为扶贫”的初心与使命,为脱贫攻坚写下了生动注脚。